來源:櫻花影院人氣:499 更新:2025-07-04 10:28:11
熱播劇《人世間》已經劇終了,但對于這部電視劇的熱議溫度仍然在持續。其中關于周秉昆的議論也是有很多說辭的。
有人說他太慫了,自己的好朋友臨終前需要一頂帽子,他摘下自己的帽子后竟沒有勇氣走出去給他戴上;也有人說他太過沖動,因為他的沖動,不僅丟了鐵飯碗,還經歷了牢獄之災。
確實,比起哥哥姐姐,在外人看來他也許是一個最不成器的人,他沒學歷,也沒有什么得以炫耀的工作,只是一個靠體力掙口飯錢的普通人,而且他性格上很軸,很沖動,還活要面子死受罪,但是,在另一方面,他卻是父母心里最體貼孝順的兒子,是妻子鄭娟心中最優秀的男人,是朋友眼里最好的鐵哥們。
蘇軾的“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”。正是這個道理,角度不同,我們看到的景色也就不同。和我們拍照片也是一個道理,一束不起眼的野花,在不同的角度拍攝也會呈現出千差萬別的效果。有的角度丑陋不堪,有的角度就美妙絕倫。
因此,
想要看到更多好看的景色,想要看到生活中更多美好的一面,我們就應該養成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。因為,擁有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,才能從容面對所有問題。
1934年,美國的總統羅斯福他家失竊,當別人去安慰他的時候,他卻說,“幸運的是,賊偷去的只是我的東西,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,也幸好做賊的是他,而不是我。”也正是因為他具備了這種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,他才走上了總統之路。
我們每個人因為生活環境不同、經歷不同、學識不同,價值觀不同,所站的角度也就不同,所以在看待同一個問題時,理解層次和還原程度也不盡相同。
就像《平凡的世界》里孫少安的婚姻,有人覺得他那么愛潤葉,卻沒有選擇她,覺得他對愛情不夠執著,有人說他體諒潤葉,不想讓她跟她受苦,這是更深層次的愛,還有人覺得他看清了現實,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幸福。就是因為有不同的人,不同的感受,不同的觀點,才形成了千姿百態的世界。
就像我們在拍照時,因為角度不同,眼里獲取得到的信息也就不同,我們手中的鏡頭,只要微微偏離一點或拉近拉遠,屏幕上的圖像就會發生變化,但在現實生活中,我們總是以最方便和最習慣的視角去觀察人和事物。
所以才會有那么一些人,因為看不慣老人的生活習慣,就對他們加以負面的評判;也因此很多兒媳婦和婆婆矛盾重重;很多親密的夫妻,也常常因為對同一件事的觀點存在分歧而相互慪氣,甚至謾罵指責。也有很多領導看到下屬沒有做好工作,不問緣由地就對員工發火,更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沒有考好成績,上來就是一頓打罵,這所有的矛盾,都是因為視角單一造成的。
如果不能意識到這一點,我們就很容易以偏概全地對待這個世界,就會武斷地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和決定,或者會說出一些偏激的話,產生一些過激的行為。
所以當我們處理矛盾的時候,我們如果能從多角度看問題,可能事情解決起來就很順利,當我們去評判一個人的時候,也同樣不可能只從一個角度去給出一個最絕對最正確的答案。而是通過多維度去觀察,才能給出更加合理的評判。
每個人都是生活的攝影師,好的攝影師總能找到更好的角度。所以,不要被原始視角束縛,主動轉換視角可能會看到一個新天地。
世界是多維的,而我們只有一雙眼睛,我們要想成為一位更好的攝影師,應該嘗試著去移動自己,圍著拍攝對象嘗試各種角度,主動轉換視角,可能會看到一個新天地。
同樣是工作,有的人認為自己是在給老板干活,所以能偷懶就偷懶,有的人認為一切工作都是為了鍛煉自己,即使沒有回報,也愿意全力以赴。
同樣是半杯水,有的人哀嘆只有半杯了,而有的人驚喜于竟然還有半杯,同樣是挫折,有的人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,有的人則認為,這是上天給了自己一次重塑自己的機會。
舉個例子,就像《人生不設限》這本書的作者,胡哲,他剛剛出生就沒有手腳,按照常人的視角去看,絕大部分父母看到一個沒有手腳的孩 子時,都會感到絕望甚至直接放棄,但是胡哲的父母堅信,上帝給了他們這樣一個孩子,肯定是有理由的。
雖然他沒有手腳,但是他有健康的大腦可以思考,他有靈巧的嘴巴可講話,于是后來就引導他的孩子從事演講事業,靠著胡哲的努力,他的人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,他給很多人帶去了精神力量和勇氣。他的人生甚至比一個正常人都活的更加精彩。
如果當初父母把它當成一個殘疾人來看待,或許他這一生就只能躺在床上昏昏度日了。
所以,
屏幕前的朋友,無論你當前處于何種情緒漩渦,無論你遇到何種困境,只要自己愿意,從多角度看問題,總能找到更好的視角,讓自己快樂起來。
那么如何才能學會從多視角看問題呢?
《反本能》的作者衛藍曾說過:當我們長期進行一種行為的時候,大腦會慢慢形成一個專門處理這個行為的“綠色通道”,所以當自己面臨相似的場景時,大腦會對這種行為進行優先選擇,并進一步形成自動化反應。
這就是為什么當我們遇到煩心事的時候,會習慣性地啟動情緒上的防御模式。要想擁有多視角能力,就要進行刻意練習,直到形成新的路徑依賴。
第一,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。要學會移動我們的攝像機,找到最佳的位置。比如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、對方的角度,下屬的角度,而不是僅憑自己的感受就直接認定孩子不愛學習,對方不講道理,下屬不好好工作。
第二,要善于學習。當我們學識足夠的時候,你可以從優秀的書籍中看到作者獨特的視角,用他們的處事方式去解決當前困擾,會更加從容。
不可否認的是,一個人說話如果對自己的觀點異常堅定,對別人的觀點卻油鹽不進的人,基本上可以被視為學識淺薄或修養一般的人。
因為學識淺薄的人除了自己的原始視角,很難感知到其他外部視角,所以就會抓著第一判斷死死不放,因此其修養表現也不會很高。
第三,要用開放的心態看問題。更準確的地說是保持客觀,不臆斷,不隨意揣測對方的心思。很多人情緒不好,是因為他們把自己做的假設當成了事實,在不確定對方真實想法的情況下,直接把情緒發泄了出來。
想要情緒平和,就是要在交流時不帶主觀色彩,先想辦法搞清楚對方到底是怎么想的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無論是面對家人、同事,還是面對下屬和老板,都要秉持這樣的態度。如果先入為主地保持自己的單一觀點,就很難保持開放的心態去接受客觀真相。
最后,想告訴大家,當因為意外跌入人生低谷痛苦地無法自拔時,不妨把自己放在十年之后來看,用未來視角反觀現在,我們會發現,此時的悲傷沒有任何意義。不要只是盯著自己的痛苦不放,也不要盯著別人的那點瑕疵缺點不放,想辦法從糟糕的事情中找到閃光點,并放大它,一切問題都不再是問題。
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學會從多角度觀察問題,這樣,我們最后都能修煉成一位好的攝影師,那我們的鏡頭里肯定是一個美好的世界。
Copyright ? 2018-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