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好的片子不管隔多少年都能吸引人,《泰坦尼克號》無疑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。開播已經23年的它依然有不少人回味,電影是以1912年的泰坦尼克號沉沒的事件為背景。講述了一個曠世奇戀的故事,電影有虛假成分,但其中大部分還是根據真實的改編。說來也奇怪,世人都知泰坦尼克號的沉迷,但沉迷至今已百年,可卻沒有人前去打撈,這是為什么?

泰坦尼克號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是鐵達尼號,它是英國白星航運公司旗下的一艘奧林匹克級的郵輪。1909年3月31日開始動工建造,1911年5月31日建好下水。它沉沒的時候正是它的處女航,在當時它是世界上體積最大、內部設施最豪華的客運輪船。它號稱是永不沉沒,1912年4月10日開始了她的首航。然而不過是行程的第五天她就沉沒了,這艘船上死亡了1514人左右,其中包括了很多權貴。

郵輪上幸存的還有一個比較傳奇的女性,名叫維爾萊特·康斯坦斯·杰索普。她原本在奧林匹克號上工作,當初奧林匹克號跟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霍克號相撞的時候,她就在上邊。這次是轉來泰坦尼克號,她再次幸運的活了下來。后來她又去了不列顛尼克號沉沒的時候,她依然在船上并且幸運的活了下來。她因此成為了經歷三次事故都成活的人,事后她得到了一個永不沉沒小姐的綽號。

這艘船有著太多太多的傳奇故事,巧合的是在它沉沒之前1898年的時候,英國作家摩根·羅伯遜寫的一本名叫《徒勞無功》的小說。小說里面就有一艘號稱永不沉沒的泰坦號的郵輪,也是因為撞上了冰山沉沒了。兩者相似之處甚多,首次出航、撞上冰山、豪華郵輪、沉沒、地點在北大西洋、時間都是四月份、航線都是從美國去英國、人數也極其相似,就連船的設想重量也接近,損失巨大的原因都是船上的救生艇不夠。

這巧合相似得太多了,不一樣的地方大概就是撞上冰山的速度了。如果不是因為書在14年前就完成了,估計很多人都會認為他是寫這個事故的第一人,實際上他是預言的第一人。泰坦尼克號不打撈也是有很多原因的,沉沒的時候技術不夠,加上隨即不久就發生了二次時間相近的世界大戰,沒有人來得及理會船只的遺骸。

而且船的具體位置在水下,不好確定。直到1985年的時候,泰坦尼克號的遺骸才被發現。從發現到現在也是過了整整35年,那么為什么這些年里不打撈呢?實際上在發現的時候,英美學者就提出了打撈的說法,他們的想法是用一艘超重量級的郵輪,在船上防止好打撈圓柱,接著利用這艘船進行作業。也有團隊進行了試驗,他們有人去試圖打撈比較近的桅桿,實驗失敗了。
泰坦尼克號在水里已經沉睡了幾十年的時間,船體早就變得腐朽不堪。力量稍微大些,就會變得粉碎。就連專家也說,我們倒是想打撈,但是它太過脆弱了,還不如不碰。碰一下就粉碎了,不碰尚且能夠保留一段時間。而且,打撈上來的成本也很高,所以這件事也就此作罷。2017年的5月,有科學家表示,細菌在不停的侵蝕殘骸,估計到了2030年,這艘船將迎來它的末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