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櫻花影院人氣:109 更新:2025-07-04 03:49:09
《埋伏》這部電影的導演為稻垣浩,他在海外的名氣遠不及黑澤明,所以1970年10月《埋伏》以《龍虎鏢客》之名在香港上映時,電影廣告并未標舉他的大名。實際上,從導演資歷角度來說,稻垣浩并不遜色于黑澤明。論年齡,他不過長黑澤明五歲,但論從影資歷,他卻早黑澤明十余年。
1922年已當演員,1928年成為導演,可算是老前輩。黑澤明在1943年首次執導《姿三四郎》時,稻垣浩已經拍了近60部影片。
與山田一夫最后一次合作
相比黑澤明,稻垣浩的運氣顯然差了一些。
他拍攝由阪東妻三郎與園井惠子主演的《無法松的一生》時,日本電檢局認為影片的戀愛故事有害淳風美俗,要剪了一大段才準公映。稻垣浩一直為此感到遺憾,所以于1958年重拍該片,由三船敏郎與高峰秀子主演,山田一夫用彩色菲林拍攝,但是最終結果電影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,讓我們見證了稻垣浩的實力。
稻垣浩的《埋伏》,正是他和三船與山田二人最后一次的合作。不過這次的合作,揭開了電影《埋伏》的優勢!
引人入勝的影片開頭
影片從個畫面開始,就把觀眾帶入設定的情境,外景很有氣氛。
首先映入眼簾的鏡頭,是茂密叢林間的一條小徑,一位武土從遠方慢慢而來。單看武士的步態,就不難認出這是三船敏郎。隨著鏡頭的轉位,我們的目光越過武士的后背看見他拾級而上的高處的佛寺。
寺門外有佩刀的大漢把守,三船是赴約而來,故被允許入內。他穿過設有面目猙獰大紅神像的大殿,走進榻米上有小幾與其他飾物的內室,然后坐下傾聽一位神秘人物的指示。商議妥當后他走出佛寺,對自己的任務還滿腹狐疑,但做賣命賺這一行實在不宜多管閑事和深究內幕,且拿了那幾塊金錠作路費起程,先到指定的地點歇息,飲酒取樂兩三天再行動。
三船敏郎亮相后,銀幕上才出現鮮紅的片頭字幕。片首有一個楔子,這是武俠片的慣例,正如一些武俠小說那樣,在回之前有一個很有趣的引子,交代了時代背景和關鍵人物。
我們知道三船這位落魄鏢師,應聘去執行一項任務,其內容他固然毫不知情,辦事的地點亦要等候進一步的密函指示。他在小鎮的龍家客落腳不久,終于接到有印為憑記的密件,白紙上只寫了一個三字。按照口令,他要立刻趕去三州坡,在那里等待事故發生,并靜候差遣。三船在前往三州坡的途中救了一個被人帶走的女子阿邦。
到此,本片的五位大明星只有兩位出了場,好戲還在后頭。
老套的故事結構
人物與情節是小說、戲劇和電影的共同要素。
武俠小說因類型所限,在創作上很難獲得高的藝術評價。武俠電影的情況則不一樣,因為一切描寫要具體地呈現于銀幕,創作上就要避免夸張而趨向寫實,比較容易取得穩固的藝術基礎。而且電影的其他要素如影像與聲音,正有利于武術片的動感發揮,這是形式方面的優勢。
很多人認為武俠片成不了優秀的電影,只能讓觀眾過癮一時,其實編導若摘好內容包括人物、情節與殺陣,武俠片可以成為一流的藝術創作,黑澤明的《七武士》就是這方面的鐵證。
稻垣浩拍過很多武俠片,大抵他43年里所拍的一百多部戲,有一半以上是武俠片。從內容方面說,武俠片的人物和情節,很容易流于俗套,陳陳相因了無新意,《埋伏》的故事亦不免令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。至于形式方面,武俠片的外景和打斗,若非有新穎的設計,亦每每令觀眾生厭。
黑澤明的偉大正在于形式上的創新,《七武士》外,《用心棒》也是杰作。影響所及,竟然產生了意大利的獨行俠片集,可以說東風壓倒西風。
老套的故事結構下,形式新穎、情景氛圍好。
不錯的劇本
《埋伏》是稻垣浩的最后一部電影,以戲論戲,它不算是稻垣浩的佳作,但是這部電影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,首先電影劇本不錯,集合了武俠片的一些有趣橋段,令人看得津津有味。
這片的特色之一是雪景的情韻,我最欣賞扮演彌太郎的石原裕次郎的亮相場面。稍前三船敏郎獨立在寂寥的驛道,剛剛說完在這里會有什么事情發生,畫面一轉,就見頭戴草帽的一個大漢在雪地上疾行。
從遠景轉到近景,那邊又有兩人在追逐,是扮演伊吹兵馬的第四位大明星中村錦之助緊接著出場而來。到石原答應客機小孫女入店歇腳,坐下時才赫然發現早已有人在座,那是扮演濃眉散發的玄哲的勝新太郎。
他對淺丘不懷好意,想強親她時捕拿犯人的中村剛好闖進來,但表明身份后立刻暈倒。石原飾演的徒不肯救人,勝飾演的大夫也不想援手,爭論中石原摑打淺丘,三船飾演的鏢師折返救助,以后耐人尋味的情節遂在三州坡的客棧中展開。
結語:
《埋伏》是有濃厚日本風味的武俠片,因為像客店的老爹與孫女,遇人不淑的少婦,輕浮惹笑的賭徒,好作官威的捕頭,陰險殘酷與利祿熏心的御醫,以及智勇雙全而武藝高強的鏢師,全是日本幕府時代的典型人物。至于藩侯的運金和村勇的練鼓,則是歷史和民俗的寫照。最后三船與淺丘忍痛而別,在風沙曠野中閃電般盡殲敵人,收束得甚有男兒氣概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,快來美言不文娛樂社
Copyright ? 2018-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