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櫻花影院人氣:509 更新:2025-07-04 04:55:28
作者 | 貓醬 胡也遠
原創首發 | 金角財經(F-Jinjiao)
2022年的第一天,湖南衛視一個叫《你好星期六》的新綜藝開播。
這意味著,陪伴觀眾24年、曾經占據每周六黃金檔的節目《快樂大本營》,徹底宣告死亡。 在這背后,太多故事,太多秘密,也太多不了逆轉的劇變,接二連三地發生。
不辭而別的快本
《你好星期六》,播出時間正是快本一貫的周六晚間黃金時段。該節目由何炅擔任主持,但和他搭檔的四位常駐嘉賓不再是大家所熟知的快樂家族成員。節目的口號也更改為“你好星期六,精彩看不夠”。
新節目開播后登上了微博熱搜,話題總閱讀2.7億,討論近萬。也算是現象級綜藝了。但評價并不好聽。
“又亂又無聊”、“一點也不好笑”、“索然無味”、“滿屏尷尬”的評價充斥在各大社交平臺。
還有人調侃道,《你好星期六》又名《累死何老師》,更有人稱,“不看這節目是我對自己青春的尊重?!?/p>
原來,《你好星期六》是《快樂大本營》的“替代品”,也可以稱它為全新改版的《快樂大本營》。這也意味著,陪伴觀眾24年的《快樂大本營》正式停播了。
《快樂大本營》的落幕之所以令人唏噓不已,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,它曾經是中國電視上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娛樂節目。
1997年1月1日,湖南電視臺一套節目通過亞洲2號衛星傳送,呼號“湖南衛視”。湖南衛視開播后,同年7月11日,《快樂大本營》正式開播。
中國電視節目第一次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娛樂時代。
在此之前,中國電視觀眾說起綜藝,只知道《曲苑雜壇》和《正大綜藝》。但這兩檔節目仍然延續了新聞節目的正經和說教味道,主持人正襟危坐,念著臺本,做著訪談。
這一時期,觀眾是被教育的,到了快本時期,觀眾是被討好的。
早期的《快樂大本營》像是一本時髦前衛的娛樂雜志,節目里有游戲,有明星訪談,讓明星在做游戲中放下身段,成了逗樂的對象,又在訪談中卸下舞臺上的面具,表露真實的一面,把高高在上的明星,拉近到普通觀眾的視野里。
比如在《快樂大本營》舞臺上,明星嘉賓們會玩一個叫快樂傳真的游戲。游戲規則是讓五人一組,站立一排。由主持人向第一個人展示一個成語,由此人向第二人傳遞信息,以此類推,最后一人根據前面動作猜測成語內容,猜測最準確,速度最快的獲勝 。
這個過程中,經常出現雞同鴨講的場景,令人爆笑不停。
1999年,天津日報采訪了一些明星對娛樂節目的看法。其中孫楠就坦言,“觀眾喜歡看到一些明星的另一面。在這類節目中,你比較容易表現你真實的一面。觀眾可以了解除音樂之外,你的性格、你的反應、你的一些思想。”
快本在當時的綜藝節目中,不是單一地呈現明星的表演內容,而是更多的讓明星在舞臺上與主持人或觀眾互動娛樂,主持人不用臺本,說自己的話,獲得了更好的觀感。
隨著快本將電視帶入了娛樂化和平民化的時代,自身也成為了湖南衛視上星后的第一張金字招牌。
開播不久,《快樂大本營》收視率一路走高,最高的時候達到了驚人的66%。
100個人中就有66人在看《快樂大本營》,而如果以1999年全國12.6的總人口計算,就算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看電視,也有近3億人是《快樂大本營》的受眾群體。
《快樂大本營》的爆紅后,湖南衛視也迎來高光時刻。
1999年3月,以湖南衛視等媒體的廣告經營業務、傳輸網絡和節目制作為核心成立的大型傳媒企業——“湖南電廣實業股份有限公司”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,使湖南廣播電視產業在全國率先進入資本市場,被譽為“中國傳媒第一股”。當年11月更名為“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”。
在娛樂和資本兩個領域,《快樂大本營》和湖南衛視走在了同行的前面。這種超前意識,讓《快樂大本營》一步步成為國內綜藝界的頭把交椅。
2014年5月31日,少年偶像團隊TFboys登上《快樂大本營》,此時,距離他們正式成團出道不到一年時間,盡管已有不少粉絲,但在競爭激烈的娛樂圈中還是新人。登上快本之后不久,三人的新專輯簽售開始在全國各地舉辦。
此時的《快樂大本營》,是“誰上誰紅”。而且在別的節目為了請嘉賓開出巨額勞務費時,《快樂大本營》卻逐漸取消了勞務費,不付給藝人任何報酬,僅僅承擔路費和酒店費用。
憑借良好的觀眾緣,《快樂大本營》不僅對明星有著強大的吸引力,也吸引著廣告商,可以憑借廣告費用獲得巨大的收益。快樂大本營曾經的制片人龍梅曾坦言:快樂大本營一年可以創造 8 個億的廣告收益,但制作成本還不到 1000 萬。
8000%的收益率,放在A股市場上也是睥睨眾生的存在了。
但娛樂時代的發展并不是沒有盡頭,《快樂大本營》走上巔峰之后,很快也遇到了挑戰。
向流量妥協
2012年之后,移動互聯網逐漸取代電視,成為娛樂內容的新陣地。
《快樂大本營》的火爆,一方面帶動了全國娛樂性綜藝的發展,另一方面,它筑建起的“綜藝王國”也開始被這些新興綜藝節目蠶食。
各種綜藝真人秀節目遍地開花,不管是唱歌類節目《我是歌手》、《中國好聲音》,戶外類綜藝《跑男》、《極限挑戰》,還是談話類節目《奇葩說》、《吐槽大會》,又或是選秀類節目《創造101》、《偶像練習生》都在這幾年來如雨后春筍,層出不窮。
這些綜藝類節目,形勢更加新穎,內容形態更加豐富,明星真人秀的形式,不管是淘汰緊張度,還是游戲環節都更具有可看性。
相較之下,快本的模式已經過時。因為是棚內綜藝,錄制時各種受限,小打小鬧的游戲環節跟緊張刺激的戶外真人秀相比,已經沒了什么優勢。
隨著電視娛樂節目的風光漸漸褪去,湖南衛視體系中的上市公司電光傳媒股價也連連下挫。自2015年4月達到43元高點以后,一路跌跌撞撞至今。截止2022年1月5日,股價僅為6.86元/股。
湖南衛視遇到的困境不僅僅在于自身,更在于整個娛樂環境的轉變。
2017 年后,除了春晚,幾乎沒有人再真正通過電視看電視了,更沒有人會像當初一樣守在電視屏幕前準點收看。大家都將目光轉向了B站、抖音等短視頻平臺,整個電視行業的收視率都迎來了大幅度下降。
為了吸引觀眾,快本也想過辦法自救。節目完全拋棄了訪談內容,一期節目邀請以往兩倍甚至三倍的嘉賓數量,嘉賓往往只有打個招呼的時間,就開始做各種游戲。
但就是這些新的游戲,被網友發現抄襲韓綜創意。
快本曾在一期節目中邀請了新晉男團成員周震南和夏之光,還有女團成員吳宣儀,等流量藝人代表,幾人一起玩“三角帽過桿”的游戲。嘉賓頭戴著三角帽,將眼睛的部位蓋住,然后憑著自己的摸索前進,直到能越過前面的紅繩為止,先到的人獲勝。
但有觀眾發現,在是韓國綜藝《新西游記》 早先的一期節目里,也有非常相似的游戲環節。嘉賓們頭戴三角帽,在地上撿起餐卷,在規定時間內誰撿的多誰就最終獲勝。
抄襲風波讓快本的原創性被釘在了恥辱柱上。
更重要的是,節目似乎也不再思考觀眾想看什么,而是把注意力花在了「粉絲」想看什么??毂鹃_始擁抱流量,漸漸迷失自我,成了一個純粹的追星節目,開始從“請誰誰紅”變成“誰紅請誰”。在嘉賓較多的時候,能明顯看出,一位嘉賓的鏡頭多少是由他的咖位決定的。
這種“勢利眼”的節目形式,早已離當初帶給大家快樂的《快樂大本營》越來越遠。
《快樂大本營》收視率上“跌跌不休”,全網排名僅57名。與此同時,三年間廣告招商還縮水近10億。
在《快樂大本營》18周年時,節目組曾經去各大高校進行采訪。
有人回答了自己不再看《快樂大本營》的原因:流量藝人不認識、話題設置太幼稚、不必要的游戲環節太多了。
《快樂大本營》的觀眾定位一向是15—20歲的青少年。80后、90后的成長年代,娛樂方式相對有限,而對于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00后、10后來說,他們可以經由互聯網平臺更為快捷地接收到各種娛樂的一線資訊,手機上好玩的東西太多了,短視頻和手機游戲比一成不變的電視節目帶來的快樂更直接。
在這屆年輕人看來,《快樂大本營》帶來的快樂膚淺又短暫,在娛樂方式豐富多樣的今天,他們渴望獲取更多知識。
與其看一堆流量小生在《快樂大本營》玩游戲,不如靜下心來看一期《國家寶藏》。
這是時代發展和成長帶來的必然結果。
有人評價《快樂大本營》時說:“快樂大本營一直都好看,在每個人十幾歲的時候?!?/p>
快樂本無罪。
但是當一個節目只顧著“娛樂”,只顧著流量和熱度,就會從“娛樂至上”變成“娛樂至死”,最后也走上末路。
中了飯圈的毒
沉迷流量,讓《快樂大本營》中了飯圈的毒。
2020年,《快樂大本營》幾位主持人陷入了收粉絲昂貴禮物的風暴之中。人民日報甚至也公開點名批評。
網上曝出何炅等主持人所收禮物品類五花八門,貴重程度更是令人咋舌。有重達50g的金條、和田玉、愛馬仕領帶、普拉達保溫杯、6000一支的萬寶龍特別款鋼筆、還有各種奢侈品大牌的高級香水。
除了粉絲送禮之外,還有強制性必須在“專門的店”買的下午茶套餐,一個套餐就要8500多,約等于一臺iPhone12 Pro的價錢。
這些門店,背后的實控人都跟電視臺領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。
而這些粉絲之所以要給主持人們送禮,是為了讓自己喜歡的明星受到主持人的照顧,讓他們獲得更多的流量與曝光。
《快樂大本營》不再帶給觀眾快樂,而是要帶給粉絲快樂。又或者說,《快樂大本營》的觀眾已經變成了飯圈的粉絲。
如果說過去資本制造流量藝人,再經由綜藝節目進行宣傳吸引受眾,那么《快樂大本營》雖然不是始作俑者,卻也是這條流水線上的重要推手之一。
但這種自救方式,迎頭撞上了監管的紅線。
因為青春有你“倒奶事件”的發酵,2020年6月份,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“清朗·‘飯圈’亂象整治”專項行動。
7月又展開了“清朗·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”專項行動啟動。
2個月的時間里,清理了負面有害信息15萬條,違規賬號4000多個,關閉問題群組1300余個,解散不良話題814個,攔截下架涉嫌集資引流的小程序39款。
8月26日愛奇藝宣布取消未來幾年的偶像選秀節目和任何場外投票環節。飯圈經濟實實在在被打壓了。
第二天,中央網信辦發布《關于進一步加強“飯圈”亂象治理的通知》,其中明確要求,取消明星藝人榜單,嚴禁新增或變相上線個人榜單及相關產品或功能;嚴禁呈現互撕信息,及時發現清理“飯圈”粉絲互撕謾罵、拉踩引戰、造謠攻擊等各類有害信息,從嚴處置違法違規賬號等。
飯圈走到末路,當下背靠飯圈生存的《快樂大本營》,也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,不得不轉型。
只是誰也沒想到,這場轉型直接走向了停播的結局。
對于接檔的《你好星期六》來說,重要的問題有很多,如何喚回觀眾的注意力?如何在娛樂和社會效益之間尋找平衡?如何在沒有飯圈的時代里回歸綜藝節目的初心?如何讓自己能夠像當年的《快樂大本營》一樣持續成長?
這些問題都還沒有答案。
Copyright ? 2018-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