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櫻花影院人氣:250 更新:2025-07-04 05:17:42
目前《青春有你2》搶占先機,靠著一波又一波的話題,博到不少熱度。
另一邊《創造營2020》也不甘示弱,你是“yes!Ok!”,我就“no!thanks!”
一邊和老對手暗戳戳地較勁,一邊不斷放出物料,為節目造勢。
別看現在《青你2》的熱搜一個接著一個,看似挺熱鬧。
其實搞來搞去,不過是些老梗新用,對見慣大場面的秀粉來說,實在沒什么新意。
要說到玩花樣,搞噱頭,鵝可從來沒輸過誰。
這不,它帶著重磅消息來了。
4月21日,《創造營2020》發布會上,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總經理邱越宣布:今年的《創3》將只有7個成團名額。
想比往年的11人,一下銳減了三分之一。
鵝搞這么一出,逼格立馬就高大起來。
其實對于真正的唱跳女團來說,7個人是比較合適的數字。
人數多了,就會比較擁擠,沒有足夠的表現空間。
人數少了,則壓不住舞臺,缺少整體效果。
因此市面上大部分女團,基本都維持在5~7人左右。
而且國內的女團選秀綜藝,也多是以5~7人的組合形式,去進行舞臺呈現。
可見“7”這個數字,是一個團比較完美的數字。
從另一方面說,將女團人數定為7人,在成團之后,每個團員的出鏡率將會大幅增加,同時團內資源也會更平衡。
對于這個大膽的創新,《創造營2020》給出的解釋是:“《創1》的女團是從無到有,《創3》的女團將從有到優?!?/p>
再看看《青你2》,還在搞鵝玩剩下的“重新定義女團”。
兩相比較,雖然《創3》還沒播出,但《青你2》已經輸了一局。
消息一出,無數秀粉心懷大慰,奔走疾呼:鵝終于要認真搞女團了。
鵝要認真搞女團啦?
這是我近期聽到的,最好笑的笑話。
從《創造101》的結果來看,鵝選的一直都是影視綜藝方面的生力軍。
再看另一邊,眼下正火熱播出的《青你2》更是如此。
主舞臺之外,他們還安排了一出《青春加點戲》,就差明晃晃地告訴觀眾,我選的可不只是唱跳女團,而是影視新人?
以選秀綜藝斬獲流量,繼而轉投影視市場,
這已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運營方式,不僅性價比高,回報周期快,而且風險很低。
既如此,鵝為什么要舍易求難,去搞什么真正的女團?
如果說還有一個可能,那就是鵝廠經過兩年運營,發現唱跳偶像團市場大有可為。
于是想要打造一條全新的女團生態環境,以作新的平臺特色。
首先可以肯定,鵝廠如果想,它是有能力做到的。
當然,能不能賺到錢,另說。
但是很明顯,現在不是想不想的問題,而是條件不允許。
且不說眼下的經濟形勢,沒有哪個企業敢于大動干戈。
如果連線下演唱會都開不起來,那又如何能算是真正的唱跳女團呢?
當然,更重要的一點。
只要《創3》依舊采用101系選秀方式,那就根本選不出合格的女團。
當節目組把選擇權交到觀眾手中,舞臺實力就不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。
這種選秀模式,或許能選出合格的偶像,但絕選不出合格的女團。
既便如此,《創3》將出道人數下調為7人,依然不失為一手好棋。
第一,最直觀的,精彩程度會大幅提升。
以初舞臺為例,出道位7人就意味著A班只有7個位置,到時候會上演場多少battle可想而知。
如此,既保證了《創3》的話題度,又不會像隔壁《青你2》那樣,過度依賴場外因素來引流炒作,實在是上上之策。
對于鵝來說,一個女團的成敗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保住《創》這塊招牌。
只要《創》的招牌立住了,之后就會源源不斷地涌現新人,為鵝提供人才儲備。
而高質量的節目,自然更容易提供爆的機會。
第二,最直接的,團的運營成本會大幅降低。
今年的情況特殊,日后會如何發展誰也說不清,娛樂資源極可能會大幅縮水。
即使《創3》真的爆了,以“火少”的運營經驗來看,7個人的資源已經近乎飽和,另外四個人基本屬于負擔。
而一旦糊了,那運營成本一下就縮減到原本的6成,無疑把風險系數降到最低。
當然,這樣做也有損失,那就是少了4家的“韭菜”。
只不過,全網秀粉就這么多,經過這兩年優愛騰三家輪流瓜分,估計也沒剩下多少“韭菜”好割。
此舉無論從哪方面看,都是穩賺不虧的買賣,《創3》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。
只是苦了參賽的小姐姐們,尤其是沒背景,沒靠山的素人。
目前的《創3》的選手中,粉絲超百萬的就不止7個,這些人肯定會在比賽中占據巨大優勢。
再加上幾個鵝選,真正留給素人的機會實在太少了。
當然,一切還要等《創3》開播再說,鵝雖然售后不錯,但也要團自身過硬。
別看“火少”到現在還有大團綜可錄,可R1se那邊,早就不知糊到哪去了。
而且我一直認為,這種選秀節目要火起來,一定要有個神選手。
像楊超越那種,從“全村的希望”“抽手機”“不負青春”到“郵輪演講”,全程給節目提供火力的神選手,真的太罕見了。
如果鵝還能再碰到一個……算你厲害。
Copyright ? 2018-20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