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櫻花影院人氣:792 更新:2025-07-04 10:53:55
“明明一水實力派演員,結果就一個拿得出手?!?/p>
說的是啥?最近熱播的《心居》唄。
劇情狗血咱先就不提了,沒成想連演員都靠不太住的樣子。
兩位青衣演對手戲,誰輸誰贏一目了然。不得不說,生活流這塊兒能接住海清戲的演員寥寥無幾。
小道消息傳言,童瑤的角色本來是馬伊琍演來著,但人家接了同樣是上海背景的《愛情神話》,如今看來似乎還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除了新晉視后被嘲,連帶著“追求者”張頌文也惹上了“油膩”“浮夸”爭議。
等等啊,局長斗膽要為他說句話——不是張頌文油膩,是這個角色本身就油膩?。?/strong>
從廣東來上海發展,不到20歲的年紀貸款買房,開啟坐地收租模式,整一個炒房成功的投機者、暴發戶。
沒什么文化,還為了追求高學歷的女神鬧出不少笑話。
看上去不搭?這就對了,展翔就是一個油膩中年男。
再者說,張頌文的實力,我們早在《我就是演員》里就見識過了——
同樣是試鏡失敗跟家人打電話的即興表演,一個仿佛是日常敷衍,簡單講幾句臺詞,2分鐘完事了,情緒幾乎都沒有波動。
章子怡看完滿臉問號驚呼一句:這就完了?這啥呀?
張頌文呢,不見其人先聞其聲。
還在屋里跟導演說好話爭取機會,戀戀不舍地回頭張望。
出了房間,默默脫下戲服。接到父親的視頻電話,整理好儀容外表,故作堅強地報喜不報憂,道道家常。
實在憋不住了,出畫蹲下身擦擦淚,繼續若無其事講電話。
四兩撥千斤就演出了漂泊在外打工人的辛酸和不易,一個失意不得志的小演員浮現于前。
如此細膩的表演質感,觀眾怎能不共情?
前浪后浪差距這么大怎么搞?還是李誠儒老師一針見血:沒餓著。
張頌文呢,的的確確是“餓”過的,一“餓”就是二十年的蟄伏期。
被嘲笑過,被譏諷過,一年被片方拒絕百來次是常態。
最大的苦惱是,40來歲了還沒有一套自己的房子,有點自卑。不是北京,而是在老家韶關,把大家著急壞了。
被很多人稱為“表演教科書”的張頌文,不是天生就演戲異稟。
16歲出來打工,闖蕩社會。職中畢業后,幫別人裝過空調,在大排檔洗過碗,在印刷廠做過掛歷,在汽水廠當過洗瓶工。
干過最久的是導游,滿世界地到處飛,護照換了一本又一本。因為常跑東南亞順便學了幾句泰語,能跟當地人無縫對話,還拿了優秀員工的稱號。
轉行的契機,是別人無意中的一句話。
一次,一位日本翻譯問他:夢想是什么?
從小就被丟在電影院長大的張頌文,想了想回答說:想每天看電影,做跟電影有關的事兒,但實現不了。姑娘就說,有個學校叫北京電影學院,出來你就能做電影。
張頌文二話沒說,毅然辭職去了北京,開啟北漂之旅。
25歲,以全校第一的成績,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。
不僅是全班年紀最大的,也是全校年紀最大的。張頌文走在路上,同學都喊他“老師好”。
年齡沒難倒,但普通話難住了他——因為廣東口音太重,普通話嚴重不合格,學校開出錄取條件:四個月內內普通話還不過關,就自動退學。
咋辦?往死里練。
拿幾顆小石子含在嘴里,練卷舌音,走到哪兒含到哪兒。
大半夜十二點鐘,在操場上大聲念臺詞。而站在張頌文邊上,一起練臺詞的女同學,就是這次一起搭戲的女主角海清。
憑著這股勤奮勁兒,第一名入學的張頌文當上了班級里的班長,又以專業第一的優秀成績畢業。
但迎來的卻是沒名沒顏值,畢業即失業的殘酷現實。
就拿跑組來說,第一年,被360個劇組拒絕;第二年自尊心受挫,跑了280個劇組;第三年,200多個劇組。
后來,有人在群演中瞅見他,滿頭問號:你不是北電尖子生嗎?怎么跑這兒來了?
張頌文沒好意思說,要再不演,自己就連演員都做不了了。群演群演,好歹也是演員。
有導演嫌棄他的“認真”——明明是跑個龍套,卻非要拉著你問人物背景人物關系,甚至想看完整劇本,誰理你啊?
《這個殺手不太冷靜》里的魏成功就是這樣的小龍套
收入也成了問題,市區自然是住不起了,就搬到順義郊區,租個小院子種種花。
好兄弟兼同學的周一圍說,誰都有不得志的時候,但慘到張頌文這個地步是真沒有。
去他家里坐一坐,都要回車上拿一件羽絨服才坐得住,因為沒錢買鍋爐燒煤供暖。
04年,無戲可拍的張頌文接受了母校的邀請,回校做起了表演助教,專攻影視表演技巧的研究。
之后干脆成立了自己的表演工作室,干起了一對一教學。學生呢就是那些大明星們,像是鐘漢良、林志玲、李菲兒、田亮……
偶爾來戲了,就出去當幾個月的演員。
這樣的生活,一直到18年才漸漸迎來寒冬里的曙光——
老搭檔婁燁找他出演《風中有朵雨做的云》的唐奕杰,一個開發區主任。
婚禮合照,一個踮腳的動作,就暴露出了這個角色的自卑和懦弱。
不少網友觀后感:張頌文演了這片?人呢?哪兒呢?啥?那是他演的?
然后是大火特火的《隱秘的角落》,他飾演朱朝陽的父親。
開機前十天,劇組緊急找到他,請他出演,張頌文一看劇本不錯,接了。
誰也沒想到,這個決定讓他一腳踏進了大眾視野。
網絡上有人發起演技排名的投票,張頌文排名前列。
那場吃餛飩的戲,無人看了不為之動容。
店主不知情,照例打包三份餛飩。張頌文也沒解釋,默默拿走,把一份餛飩放在了垃圾桶上。
但走了兩步又回頭拿了起來,坐在女兒平時坐的位置,盈著淚,一口一口,吃掉了這碗“多余的餛飩”。
《掃黑》7分鐘的即興表演,落馬官員對鏡頭懺悔,被稱為紀錄片式演技。
正片里沒有,劇本里也沒有,他說,這是給角色做的人物小傳,給自己留念的。
年輕演員請教他,怎么演好戲?
他誠懇勸告,首先要摘下墨鏡好好生活,再來談表演:“你要跟這個社會活在一起,坐一坐公交車,走到大街上,看看絕大多數的老百姓是什么樣的。”
所以,你能在他的微博里看到濃郁的生活氣息——
今天在家附近買了二十斤的紅薯。
今天吃了好多好多好吃的,吃撐了。
今天路過菜場,拍照打個卡吧。
活脫脫一個旅游 美食 人文博主。老粉都知道,這是他長期寫博客留下的習慣。
每條微博下,他都會認認真真回復網友的評論,標點符號都不漏一個。
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那份真誠——不是明星,也不是演員,就是普普通通一個老百姓。
閑來無事就去菜市場坐坐,熟門熟路地揀張椅子坐下。
有時候靜靜觀察,有時候就跟攤主們搭搭話:最近身體怎么樣?你家孩子現在誰帶呢?怎么不賣花了?
無意間在電視上看見張頌文,攤主下意識驚呼:你都能做演員?
有時候張頌文也會主動打個招呼:嗨,我上次那個戲就照著你演的。
張頌文挑戲不看團隊不看導演,也不看編劇攝影美工,就只奔著角色去。
難度嘛越大越好,最好還是自己以前沒演過的?!敖巧珱]興趣就一切免聊?!?/p>
鏡頭一開機,過去幾十年的人生閱歷和細微觀察就會自動派上用場——
演主任,去機關單位上班體驗生活,增重30斤,把額頭前面的頭發剃光。
《隱秘》吃餛飩那場戲,提前斷食三天,熬了幾天大夜。
拍《1921》,為了更真實還原被圍剿時的角色狀態,他在泥地里爬行,手指插進泥里。
演李大釗執刑,他要求不用替身,全身上下只靠一條威亞保護,把所有人嚇得不輕。
但他說:“只要我的生理極限能扛得住,我就努力演完?!?/p>
這兩年有些名氣了,找上來的本子多了,張頌文開始“飄”了。
跟劇組提條件:不要酒店,就幫我租一個房子,最好能做飯的那種。
在上海拍《心居》時,他就住在居民區,沒戲的時候也到點下樓逛一逛,感受這座城市的氣息。
而在戲里有了N套房的張頌文,現實生活中依舊住在北京六環外的順義鄉下。
明明已經有了取暖條件,屋里頭卻依舊很冷。為啥?他說害怕自己不平靜。
“這么多年看著身邊的人大紅大紫,也有失敗的,火了以后,是不是應該先等一等,冷靜一下。”
局長也希望,可以少一些劣幣驅逐良幣,給這樣的張頌文們多一些機會,多一些好角色,多一些好劇本。
凜冬過后,春天將至,不是嗎?
Copyright ? 2018-2025